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

除了模仿學習之外,更重要的是辨識能力



1950 年代,在太平洋西南區域的某個島嶼上。
每隔一段時間,島上的原住民們有一個共同的儀式活動,如同舉辦節日慶典一般。
他們身著卡其長褲,扛著尖竹子,上半身塗上USA的字眼,並集體整隊在島內繞行。
藉由該儀式活動,祈求食物由天而降。
然而,這個儀式的由來須從二次世界大戰開始說起。
這個島嶼曾經是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的中轉站。
每經一段時間,身穿繡著USA軍服的美軍,集結整隊並迎接空投物資的補給。
原住民們藉著觀察並認知到,原來取得食物的方式不是只有辛苦的耕作和狩獵。
不一樣的是二戰結束了,美軍部隊撤離該島嶼。
時空背景已轉換,再如何努力地模仿,也不再有空拋物資補給了。

切換到21世紀,拜網路技術不斷迭代更新之賜,我們已身處在萬物皆連網的互聯網的時空背景下,只要開啟手機即可藉著搜索並取得相關資訊,取得資訊在便捷工具的輔助之下,幾乎接近零成本。然而,取得相關資訊並依照內容指示執行,一切就順利妥當了嗎? 換句話說,除了模仿學習之外,更重要的是辨識該資訊與期望目標是否具備一致性。

引用人類簡史」一書的部分內容,如何(how)和為何(Why)之間的差異恰好能夠說明這個觀念,"如何"是說明從A事件演變到B事件的過程和順序,例如集結整隊繞行,即有食物從天而降的過程 ; "為何"是說明A事件演變到B事件的因果關係,例如為何集結整隊即有食物從天而降,而不是落下一堆隕石? 集結整隊和食物的關係是什麼? 未來也同樣奏效嗎? 深入了解和辨識不同事件間的因果關係,將有助掌握期望目標的達成效果。

另一個案例,當病人欲了解A治療方式對於皮膚癌的療效,而醫師以肺癌和肝癌的高比例治癒率數據來舉證A治療方式的有效性,請問合理嗎? 懂得辨識其數據來源是否為皮膚癌應更加重要。原因很簡單,人的身體的組織極為複雜,不同臟器的組成成份不同,例如肺臟是由支氣管、小支氣管、肺泡管及肺泡所組成,皮膚由表皮和真皮等等組成,豈能同等看待。

很幸運地,拜現代網路科技所賜,許多精彩演講和優異觀念變得容易取得,同時可依使用者需求自行分配時間觀看重播節目,上述內容是藉由觀看中小網大舉辦的線上演講(2017創新商業模式 再造企業價值)所延伸的,與各位分享。

延伸閱讀: 從依樣畫葫蘆開始吧~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