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taBox AD

2019年3月13日 星期三

[電影]幸福綠皮書(Green Book):故事的背後

劇照來源: MLD  Cinema

在20世紀50~60年代,多種族和多元文化的美國仍有部分州份合法實施種族隔離制度,有色人種(主要針對非裔黑人)遭受與白人不平等的對待方式,例如規定黑人與白人不得同處於公車、餐館和共用廁所等等公共場所,尤其是美國南方州份更為嚴重。

近年來,藉由種族議題重現當時不平等氛圍的優秀電影,幸福綠皮書(Green Book)和關鍵少數(Hidden Figures)不僅描述的年代相近以及均由真人真事改編,同時兩部電影的鏡頭特寫、演員演技和情節安排相當細膩,讓觀賞者彷彿身歷其境並感同身受,相當值得觀賞。

電影從1962年的美國紐約市(New York City)說起,雖然紐約位處美國北部,將黑人喝過的玻璃水杯直接丟進垃圾桶的一幕,說明白人主角Tony骨子裡仍有種族歧視的意識。然而為了維持家中經濟狀態,Tony接受一份載老闆到美國南部巡迴演出的司機工作,老闆正是擁有三個博士學位的黑人主角Shirley,當基層且粗曠的Tony碰到上流且講究文化的Shirley,該僱傭關係與當時種族歧視氛圍正好形成不對等的反差關係,因此為期兩個月的巡迴演出期間,兩人亦師亦友並碰撞出不少觀念上的交流火花,直到兩個人理解和尊重個體間的差異,最後相知相惜。

[關於歷史]

觀賞電影的老司機們應該有注意到巡迴演出起程前,Shirley的助手拿出一本封面為Green Book的手冊給Tony,並請Tony依照手冊上的指示安排Shirley的食宿事宜。經過簡易查詢,Green Book原來是一本專為黑人出版的旅行駕駛指南手冊,記載全美各地黑人友善的場所,如餐廳、旅館或是酒吧等等公共場所,由同為非裔美國人的紐約市郵遞員Victor Hugo Green撰寫和出版,為的就是解決在Jim Crow Laws政策時代下,黑人在美國受到的歧視、隔離和侮辱等等對待方式。所幸,隨著美國國會在1964年禁止法律上有任何形式的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,Jim Crow Laws政策正式走入歷史,使得始於1936年並每年更新版本的Green Book也正式結束於1966年。

Green Book: 1959 edition



















Victor Hugo Green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











圖片來源: Wikipedia



[人與人之間的影響力]

<影響力>一書中,作者Robert B. Cialdini提及影響力的重要因子共有六個,我認為該部電影運用至少三項因子,分別是權威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

在權威因子上,由Shirley面試Tony的過程,兩人座位的高低和衣著的差異; 由Shirley糾正Tony粗俗行為,都說明著Shirley運用權威影響著Tony家中生計狀態。

在承諾和一致因子上,電影的一幕中,Tony在某個巡迴演出站巧遇到朋友們,朋友們嘲笑Tony怎麼會為黑人老闆打工並慫恿Tony可以來為其工作,Shirley擔心Tony離職而使得巡迴演出被迫結束,當晚對Tony提出加薪和晉升,而Tony眼神堅定地告訴Shirley,當初講好的雇傭條件並不需要被改變,承諾一起完成巡迴演出計畫。[OS: 多有情有義的雇傭關係~~]

在社會認同上,種族歧視議題將這個因子在電影中發揮的淋漓盡致。為了消除種族偏見和爭取白人社會的認同,身為國家頂尖的音樂家並在北部可取得三倍薪資的Shirley卻奮不顧身到南部巡迴演出,期間須忍受種種不平等的對待和可能的生命危險,包含不能與白人共用室內廁所、不得與白人共用餐廳、在酒吧被圍毆的風險等等。雖然以Shirley一己之力無法對抗整個種族歧視的氛圍,但這股力量卻悄悄地影響Tony既有的種族歧視意識,使得兩個月後的Tony改變許多,甚至影響了Tony的家族成員。

[解決問題的方式]

Shirley計畫到南部巡迴演出時,已認知該趟旅程將會因為種族歧視氛圍而出現不少危機和突發狀況,因此Shirley甚至妥協Tony調高薪資的要求,只因為Tony的"危機處理"專長正好可以解決Shirley的安全問題。然而在巡迴演出的旅程中,這對黑白組合仍時常因對於解決問題方式的差異而大吵。Shirley出身上流社會,本質上不喜訴諸暴力來解決問題,但偏偏出身基層的Tony常常以拳頭解決問題,甚至被公路警察的一句話惹怒後,出手毆打警察並被送進監獄,而耽誤了巡迴演出的行程。

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往往須綜合考量,包含人身安全、影響範疇、急迫性和當下的資源工具等等因素,客觀評論電影中的另一個情節,當Shirley身陷酒吧的圍毆狀態,Tony假裝掏槍的動作成功化解Shirley的人身安全,用暴力方式具體解決暴力問題,不失為當下合理的解決方式。

[拳頭不會讓你得到公正,只有尊嚴才能讓你勝利和得到公正]

當Tony因出手毆打警察而被送進監獄時,Shirley對Tony說了上述這一段話。的確,為了彌平種族偏見的目標,Shirley安排南部巡迴演出活動並一路上忍受歧視待遇,甚至有一幕是主辦單位要求Shirley只能使用露天廁所,Shirley寧願選擇往返使用旅館廁所,以維護人類基本需求有尊嚴地處理該事宜。

[理解和尊重個體間的差異]

個人認為這個部份是該部電影中最精彩的地方,尤其是在種族歧視的時空背景下。在電影吃炸雞和聊音樂的橋段中,Tony甚至比Shirley還了解黑人文化,例如黑人不就是應該吃炸雞、黑人不就是應該對哪些雷鬼音樂瞭若指掌,不過這僅僅是Tony對基層黑人生活的刻板印象。

生活上,我們不也常常遇到相類似的問題?
「你是哥哥,怎麼不讓著弟弟呢?」
「你是男孩子,怎麼可以說哭就哭? 太軟弱了!!」
「體育選手不都是頭腦簡單,四肢發達嗎?」
「現在的年輕人都太草莓了,念他幾句就離職不幹了?」
如果我們可以試著理解事情的本質或背後真正的原因,對於不同成長背景的個體差異,也就容易以同理心看待並尊重之。

[光有才能是不夠的,還要有勇氣才能改變一切。]

電影中,Shirley是全國頂尖的音樂家之一,也是上流白人社會爭相邀請的音樂家,因此論音樂才華,Shirley絕對是演奏台上耀眼的主角。然而為了彌平種族偏見的目標,Shirley不惜踏出北部的舒適圈並期望利用音樂對白人社會釋出善意。

才能」意謂著您具備一定水平的能力,而勇氣意謂著您是否願意的企圖心。唯有兩者兼具,才有機會突破現狀。

您,願意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